Зарегистрироваться
Восстановить пароль
FAQ по входу

SY/T 5431-2017 井身结构设计方法

  • Файл формата pdf
  • размером 773,76 КБ
  • Добавлен пользователем
  • Описание отредактировано
SY/T 5431-2017 井身结构设计方法
Способ проектирования конструкции корпуса скважины. — Национальное энергетическое управление КНР. — Пекин: 2017 03 28. — 18 c.
本标准按照 GB/T 1.1—2009《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 :标准的结构和编写》给出的规则
起草。
本标准代替 SY/T 5431—2008《井身结构设计方法》,与 SY/T 5431—2008 相比,主要技术变化
如下 :
修改了标准的适用范围(见第 1 章);
更新了规范性引用文件(见第 2 章);
修改了部分术语的定义(见 3.1,3.2,3.5,3.6);
补充了设计依据的内容,删除了与之不相关的内容(见 5.1,2008 年版的 5.3、5.5);
删除了固井回压值(见 2008 年版的 6.2.6);
将设计约束条件进行了重新编排(见第 7 章);
修改了设计约束条件中部分变量的定义(见 7.2.2,7.3);
增加了必封点应考虑的因素(见 7.4.5,7.4.7);
将章标题“设计方法、步骤”修改为“设计方法”(见第 8 章);
增加了对设计步骤的说明和注意事项(见 8.2,8.3);
补充了套管与井眼(钻头尺寸)间隙的选择原则(见 9.1.2);
修改了套管与井眼(钻头尺寸)间隙选择图(见图 1);
将章标题“套管设计要求”修改为“套管柱设计要求”,删除了关于套管柱强度和选材方面
的内容(见第 10 章,2008 年版的 10.2 至 10.6);
调整了水泥返高设计的条款顺序,修改了油井技术套管、生产套管的管外水泥返高,增加了
注水井水泥返高要求,修改了热采井、气井管外水泥返高要求(见第 11 章);
修改了设计结果输出格式要求(见第 12 章);
将规范性附录修改为资料性附录(见附录 A、附录 B);
增加了坍塌压力曲线、钻井液密度曲线,修改了尾管设计中尾管最大下入深度点的确定原
则、溢流压井条件校核套管下入深度的方法(见 A.5,A.7,B.6)。
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。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。
本标准由石油钻井工程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。
本标准起草单位 :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钻井工艺研究院、中石油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
钻采工程技术研究院、中国石油大学(华东)。
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:陈明、窦玉玲、曲晓红、王爱国、管志川、张治发、施亚楠、张慧、黄志
远、张璐。
本标准代替了 SY/T 5431—2008。
SY/T 5431—2008 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:
SY 5431—1991,SY/T 5431—1996。
  • Чтобы скачать этот файл зарегистрируйтесь и/или войдите на сайт используя форму сверху.
  • Регистрация